“感谢市自然资源局帮我们解决不动产登记办证的难题,现在终于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真是太高兴了!”近日,在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贺州市城瑞家园小区的业主代表一手拿着不动产权证书,一手拿着锦旗,满怀感激地对工作人员说道。

图为城瑞花园小区业主和建设单位赠送锦旗
在贺州,像城瑞家园小区这样存在不动产“登记难”问题的小区不在少数。仅2025年,全市就已化解7466套住房的登记难题,化解比例达到91.6%,在全区排名靠前。一张张笑脸背后,是一份写满民生温度的扎实答卷。
一本“小红本”,连接“大民生”。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全力推进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化解工作,通过健全机制、部门联动、分类攻坚等组合拳,全力破解不动产“登记难”历史顽疾,以扎实的整治成效托起民生幸福底线。
整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关键在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核心在于为民办实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不动产“登记难”化解工作,将其列为民生实事重点督办。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门召开了全市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推进会,深刻剖析问题症结,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整改措施,扎实推进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整治各项重点工作。
今年5月,我市成立了全市集中整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工作专班,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成员单位包括法院、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税务等部门以及各县区政府。同时,建立定期调度机制,每月召开会议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力推进。
作为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将整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每月在党组会上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部署推进整治工作;成立了整治工作专班,由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明确了各科室单位的工作责任,通过专班协调化解,专人跟踪推进,抓本级带系统,逐一对照问题集中攻坚,有力推动了问题化解。
分类施策解难题
为优化服务,解决群众反映的“办证慢”“办证不优”等问题,市自然资源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分类施策、部门联动”的工作思路,将全市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梳理为用地手续不完善、未通过规划核实、未通过竣工验收、欠缴土地出让金、土地房屋被抵押、土地房屋被查封等六个方面,系统推进化解工作。
实行“证缴分离”机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针对开发单位未按出让合同约定足额缴纳土地出让价款的情况,市自然资源局在追缴土地出让价款的同时,根据“群众无过错原则”为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解决了因开发商不按期补缴地价款造成群众无法办证的难题。今年以来,通过实行“证缴分离”,化解了钟山县金达大厦等5个项目493套住宅的办证问题。
“容缺替代”机制也给群众带来了便利。对未通过工程规划核实的项目,市自然资源局按现状对符合规划的部分予以核实,对不符合规划部分进行查处后核实;对因工程竣工手续、消防手续缺失导致无法竣工验收备案的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房屋安全检测,并以检测报告作为办证依据。通过“容缺替代”机制,化解了八步区深港一号小区、灵峰翠苑小区及富川县汇龙华府等5个项目962套房屋的办证问题。

图为深港一号小区建设单位赠送锦旗
同时,市自然资源局灵活运用“查办分离”机制,将查处开发商过错与群众办证分离,在查处开发商的同时给无过错群众办证,有效保障了购房者权益。今年以来,通过该机制,已化解钟山县西保小区和昭平县上英国际等4个项目495套住房的办证问题。
“多年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书的问题终于圆满解决,我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了地。”手捧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贺州市汇豪国际城13号楼的业主古先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栋楼364户居民自2019年交房后,因项目纠纷、验收卡壳等问题,迟迟办不了证。如今通过专项整治,业主们陆续拿到了期盼已久的“红本本”。

图为为汇豪国际城13号楼业主颁发不动产权证
汇豪国际城13号楼成功办理不动产权证书的背后,是我市深化“府院联动”协作机制的有效实践。市人民政府、中级人民法院、检察院联合出台了《贺州市房地产纠纷联合联动处置机制》,对涉及司法纠纷和进入破产管理的不动产“登记难”项目,通过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的有效协商和有力指导,加快推进问题化解。
除此之外,市自然资源局通过与发改、住建等部门联动,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难”项目的规划验收、消防验收、人防工程验收、质量安全验收等手续办理;通过与税务部门协同,推进“税费缴纳”与“登记办理”无缝衔接,缩短群众办证时间。通过多部门高效沟通、协调联动,我市已成功化解城瑞家园小区、滨江学府等6个项目共1586套住房办证问题。
从“办证难”到“随时办”,从“遗留问题”到“源头清零”,贺州市用7466本不动产权证书,交出了一份写满民生温度的答卷。在贺州大地上,随着历史遗留问题的逐步化解、安居梦通过一本本不动产权证书的发放,从纸面走进现实,惠及千家万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