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自然资源要闻

贺州:一矿一策一影像  一矿一绿焕新颜

2025-06-30 18:22     来源:贺州市自然资源局     作者:钟晓婷 邱洪婷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曾几何时,粗放开采让青山蒙尘,“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矛盾激烈碰撞。为了守护好贺州的山山水水,推动矿业绿色转型升级,今年以来,贺州市自然资源局以铁腕治矿的决心与科学修复的智慧,实行“一矿一策一影像”矿山环境治理集中攻坚行动,大力整治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全市纳入整治的56座矿山基本完成“一矿一策”整改措施,达到规范开采、干净整洁的矿山有41座,占比达73%,应修复未修复的3652亩裸露矿山已完成复绿2872亩,比例达78%,已累计建成44座绿色矿山,推动绘就贺州矿山“一矿一绿”的新画卷。

刀刃向内,全面“体检”。运用“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的科技手段,自然资源会同生态环境、水利、应急等部门,对全市56座露天生产矿山进行全方位排查,摸清问题底数,全面开展一场“上下联动、全域推进”的矿山环境整治攻坚行动。查找出生产矿山复绿、水土保持、湿法作业、排废等各类问题254个,并建立了“一矿一策一影像”问题清单。针对矿山“边开采、边修复”要求落实不到位、防尘抑尘设备不足无法全程湿法作业、废石废渣无序堆排、矿区大面积裸露等突出问题,逐个问题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全面推动整改。



      推行“六个必须”,有序整治矿区环境。为了切实解决矿区环境问题,实现矿山环境“整齐规范、井然有序”的目标,我市创新针对性提出矿山环境整治“六个必须”标准化治理要求。即:必须自上而下阶梯式规范开采、必须做到应修复尽修复、必须有序堆放废石废渣、必须做到裸露区域应覆盖尽覆盖、必须硬化矿山道路、必须落实矿山开采全程湿法作业。矿山“绿色治理”逐步成为矿山开发的“标配”。目前,全市56座露天生产矿山已严格自上而下阶梯式开采,矿山废石废渣按要求集中堆放、规范清理,已清理处置134.8万立方米。严格执行边开采、边修复政策,确保生产矿山开采一块、修复一块、绿化一块,应修复未修复的3652亩裸露矿山已完成复绿2872亩,比例达78%,矿山复绿初见成效。同时,对于半年以上未开采的裸露区域,完成192万平方米绿网覆盖防尘,逐步解决矿区大面积裸露问题。在硬化矿山道路方面,新增了37.8公里矿山道路;在湿法作业方面,新增了169台洒水车、雾炮机等防尘抑尘设备;在解决排废问题方面,已有14家矿山通过综合回收利用、共建排废区等方式解决,矿区环境正向着“整齐规范”的新图景迈进。

 分类治理,修复“旧账”。针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旧账”,通过自然恢复、转型利用、工程修复等方式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972公顷,完成比例65%,其中自然恢复533公顷、转型利用254公顷、工程修复184公顷,提前完成了《广西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规定的“到2025年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率达到60%”的目标任务。同时,大力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完成修复面积179公顷,已完成项目总面积的66%,剩余91公顷预计2025年底前全面收官,曾经的“生态包袱”,将化作百姓身边的“生态财富”。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