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自然资源要闻

创新“三前”工作模式 保障交通项目用地取得新成效

2024-03-13 18:20     来源:贺州市自然资源局     作者:邱洪婷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3年以来,贺州自然资源局创新实施提前介入、靠前落实、超前谋划的“三前”工作模式,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供给能力,全市共获批交通项目用地1.58万亩,交通项目用地获批面积总数排名全区前列,助推贺州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元。

图为:贺州高速路网

一、提前介入,交通项目用地报批实现“三快”

紧盯交通项目用地组卷、审查、补正等关键环节,提前介入及时解决用地报批中遇到的问题,2023年,贺州市交通项目用地获批1.58亩,交通项目用地报批实现“三快”。一是实现审查快。在项目确定走向后,提前介入用地组卷、审查环节,创新采取容缺提前审查措施,依托“三级联审”系统,开展集体审查“会诊”,大幅度节省正式审查时间。如连山至贺州公路(广西段)项目,审查仅耗时5个工作日,较法定时间缩短了16个工作日。二是实现补正快。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补正材料上报工作,在自然资源部提出补正意见后,指导项目业主在规定期限前5个工作日上报补正材料。如贺州北过境线项目,自然资源部要求补充该项目违法用地处罚材料,以往此类补正材料最少需用时1个月,而该项目仅用时5个工作日就将材料补正。三是实现获批快。通过提前介入、事前指导、边审查边解决问题等方式,大大缩短项目获批时间,如贺州市永丰路项目从审查到获批仅用时5个工作日。

二、靠前落实,交通项目用地保障实现“三保”

针对交通项目用地规模大、耕地占补指标需求多、违法用地情况易发生等特点,采用强有力的措施,靠前落实攻坚克难,确保交通项目用地保障实现“三保”。一是用地指标有保障。主动对接交通项目牵头单位了解用地需求,用地指标向交通项目倾斜,确保交通项目用地指标应保尽保,去年以来,共为连贺高速、贺州北过境线、苍昭高速等交通项目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54万亩,是2022年的26.5倍。二是耕地占补指标有保障。大力推进实施补充耕地项目,2023立项开垦新增耕地面积4.9万亩,完成施工工程量4.88万亩,入库耕地数量4782亩,入库水田规模1.63万亩,开垦立项数、完成工程量均创历史记录,入库的耕地数量已超过前5年入库总和,在排除占补平衡“一票否决”风险的同时,也优先保障了高速公路项目耕地占补需求。三是违法用地整改有保障。针对交通项目未批先建、未供先用等违法违规行为,成立专班,抽调骨干力量,加强与交通部门、项目业主、建设单位等多方联动,合力推动违法用地快整改、早清零。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取得大力支持,争得工作主动,交通项目违法问题得到快速解决。2023年,我市4条高速公路项目处罚到位448.1亩,整改到位21.35亩,得到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充分认可。

三、超前谋划,交通项目用地规划实现“三优”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超强谋划,加强用地空间布局,积极推动交通项目用地规划实现“三优”。一是实现规划最优。在编制《贺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过程中,主动对接交通运输领域专项规划,将未确定走向的339个交通项目纳入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已明确线路走向的57个项目纳入规划核心图层,涉及用地3796.3公顷,为交通项目顺利落地提供规划支撑和用地保障。二是实现廊道最优。在新一轮耕地保护目标确定及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中,充分考虑交通最优廊道走向,科学调整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将交通重点项目调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8305亩,有效缓解北环路、东环路等69个交通项目与永久基本农田冲突问题。三是实现路网结构最优。精心谋划中心城区规划路网结构,打造城外有环、城内有网的交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近年来市政道路长度由建市初期的80公里拓展到现在的470公里;同时规划建设了一批人行天桥,丰富了城区立体交通体系,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